刚看到那个新闻,真是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李武军跑去采访樊振东,提的问题竟然扯到“德甲”这个事,好像那是个以乒乓为主题的足球联赛似的。当时我就想,李武军这是看多了足球还是吃多了瓜?抑或真没脑子,问了人家一句“你离开现场后听到的那些山呼海啸”,结果还加一句“樊振东,德甲见”,这意思很明白了,就是让小胖也参与一把“我是不是去德国踢球?”的段子里。
但是你想啊,乒乓运动员能去德甲?这事连笑都笑不出来。樊振东那表情,配得上整个新闻的喜剧本色。人家轻笑着说,虽然没有上场,但整个第二阶段都和队伍在一起,努力了,也收获了。你看那一幕,心里知道他是想说:我就算不上场,也在训练、准备,努力用行动说话,可他嘴角还挂着那抹尴尬的笑,一点都不想多解释,仿佛“你问这些我也没辙”,然后还要强调“我有目标”。这嘴硬,脸不红心不跳的样子,挺让人心疼。
我靠,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采访,是李武军自己“秀操作”吗?他那题本身就有点刁钻,专找敏感点,特意问“现场的山呼海啸”,还扯到德甲,像是在暗示“你是不是想去欧洲踢球?”这是不是明显的挑衅?就算小胖想转换话题,也难呀。没有啥冷幽默可以化解这个硬伤,只能尴尬而已。
其实我还挺佩服樊振东的,面对这么无脑的提问还能笑得那么坦然。那眼神里隐隐带着几分无奈和无语,仿佛心里在想:“我能说啥?你们记者就是喜欢挖这个,硬要把足球扯到我乒乓球上。”而且说实话,这个时代,运动员的压力太大,新闻不是在报道比赛,而变成了“你是不是哪里不注意”的无休止“挑刺”。尤其在这个敏感时期,小胖要是真说“我没去德甲”,那记者又会找茬说“你这是瞒哄公众”,说实话,伺候不过来。
这件事让我特别想说,运动员的付出其实大多没人知道。樊振东能站出来,面对这片段尴尬,笑着应对,还为后面比赛做部署,那什么“德甲”扯淡的玩笑,其实也只是这里面毛毛雨。更别说,那些在公众眼中一脸正义、指指点点的记者,似乎也忘了他们是怎么问的,光顾着“出彩”“制造话题”,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在意他是不是去德国踢球。
再说回来,樊振东这个人,身上的那股善良和真诚,是真的难得。从运动员到公众人物,能保持这样的质朴和坦荡,挺让人心疼的。看着他的眼神,想起那次比赛后刚好看到他一人站在角落,脸色有点阴郁,我真相信他心里在暗暗叹气:这圈子,一边是复杂的合作、宣发,一边是记者的“天马行空”。他还能笑着面对,你说他是不是也挺难的?
其实我觉得,现在说话要有点勇气。有点不想多说了,要不然次次被这些“无良记者”刁难,一不小心就掉了粉。运动员无非就是想专注比赛,追求突破,可偏偏身上背负的标签是“焦点”“明星”。一出新闻出来,不是运动成了娱乐的衍生品,就是所谓“热点”,再也没有纯粹的运动场景。
好啦,我就想问,像樊振东这样的,好人品、实力派的运动员,怎么就倒在了“采访时一句话不合”这点上了?以后还敢面对这样的“出题人”吗?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还是说,谁还会用心去讲他的故事?反正我是看够了。
七星配资-配资炒股流程-股票网上配资平台-短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