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的战火烧了快两年,曾经以突袭震惊世界的哈马斯,如今被逼到了绝境。 以色列三艘驱逐舰封锁海岸,六万预备役士兵压向加沙城,阿拉伯国家联盟22国罕见联手施压,要求哈马斯交出武器和加沙控制权。
军事围剿、外交孤立、平民抱怨三重夹击下,哈马斯手中只剩一张牌:藏在隧道深处的50多名以色列人质。 这张牌能换多久喘息? 没人知道。 哈马斯清楚:一旦松手,就是末日。
8月的加沙城,空气中都是火药味。
以色列国防军公开宣布:加沙70%-75%的地盘已被控制,主力部队在城外完成集结,代号“基甸战车2”的攻城计划只差最后指令。 三艘驱逐舰在近海鸣笛示威,炮兵日夜轰炸,切断哈马斯补给线。
哈马斯的抵抗力量早已元气大伤。
军事领袖叶海亚·辛瓦尔在拉法被以军无人机定点清除;今年二号人物穆罕默德·迪夫死于空袭。 以色列情报部门评估,哈马斯约70%的作战能力被摧毁,1万个军事目标化为废墟。 残余势力只能以小股游击队形式突袭,比如8月13日袭击以军南部据点,结果大部分成员被当场击毙。
以色列国内并非铁板一块。
特拉维夫街头挤满举着“先救人质”标语的抗议者,人质家属在总理官邸外扎营。 军方催促强攻加沙城,民众却担心亲人安危。 全国安全研究院民调显示,62%的以色列人要求政府优先谈判换人质。 内塔尼亚胡政府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纽约联合国总部上演一幕: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发表联合声明,首次公开要求哈马斯“放下武器、移交加沙管理权”。 埃及、沙特、卡塔尔,这些曾为巴勒斯坦事业发声的国家,如今集体倒戈。
背后的算计很现实。
埃及最怕难民潮,以色列计划把加沙北部数十万平民驱赶到南部边境,一旦失控,西奈半岛将涌入大量难民。 沙特则想用施压哈马斯换取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
卡塔尔作为调停方,表面呼吁停火,却默许多国方案,哈马斯谈判代表在多哈被要求上交随身武器,外交空间彻底压缩。
调停方案更是暗藏杀机。
8月美埃卡三国协议核心条款写着:“60天停火换人质”,附加条件要求哈马斯“分阶段解除武装、移交权力”。 哈马斯高层怒斥:“这是要我们自杀! ”一名加沙指挥官对半岛电视台放话:“枪是我们的身份证,没了枪,巴勒斯坦人连谈判桌都摸不到。 ”
在加沙城地下十米的隧道里,50多名以色列人质成了哈马斯唯一的氧气瓶。 哈马斯罕见让步,同意埃及的停火提案,承诺释放部分人质换取巴勒斯坦囚犯。 这是他们两年来首次松口,因为再拖下去,连谈判资格都没了。
人质交换曾是有效的止损手段。
短暂停火7天,哈马斯用40名人质换回80名巴囚犯。 这次以色列咬死不放行:内塔尼亚胡公开宣称,“放回部分人质≠结束战争,必须彻底消灭哈马斯”。 军方放话:“人质是哈马斯的盾牌,我们不会因此停手。 ”
哈马斯的拖延战术风险极高。
联合国调查发现,至少20名人质因伤病或虐待死亡,幸存者被转移至更深的隧道。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通过无人机热成像探测到人质位置,强攻可能重演当年悲剧,美军营救ISIS人质时,目标被提前处决。 哈马斯赌的是时间:以军长期作战疲惫,国内抗议升温,国际舆论转向,筹码正在腐烂。
加沙城的街道上,阿姆贾德·萨利赫抱着空水桶咒骂:“哈马斯领导躲在卡塔尔的别墅里,我们却在等死! ”他的邻居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反呛:“没有哈马斯的枪,以色列早把我们都赶进大海了! ”
联合国报告描绘了地狱图景:76万儿童严重营养不良,医院里婴儿因缺水饿到哭不出声;180万人挤在临时帐篷里,3500车救援物资堵在边境。 以色列甚至禁止430种基本食品进入加沙,面粉黑市价格飙涨20倍。
平民的愤怒正在撕裂社会。 汗尤尼斯难民营里,妇女们围住哈马斯基层官员讨要食物:“你们的枪能填饱孩子的肚子吗?”而在贾巴利亚废墟中,青年们用红漆在断墙上写:“抵抗到底! ”饥饿与信念的拉锯,让加沙的未来更加晦暗。
七星配资-配资炒股流程-股票网上配资平台-短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