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如果你喜爱诗歌,那么《诗经》一定是你的首选项,《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据说在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歌共有3000余首,后来只剩下311篇。故孔子称其为《诗三百》。
孔子曾对《诗经》做出评价:“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会使语言典雅有力量。
图片
不论是历史民俗,还是礼乐人文,《诗经》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诗歌影响都是深远广泛的。而《诗经》在我眼中,却是一本博物书,有人仔细统计了《诗》中的草木虫鱼数量,竟有113种草,75种木,39种鸟,67种兽,29种虫,20种鱼。
其中花草是大家最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经》,梦回春秋,去寻找那些令人醉美的“雅花仙草”。
图片
壹. 荇菜
图片
图片
如果你在湖泊或者湿地附近,放眼望去黄花一片,那大概率便是荇[xìng]菜。荇菜别名金莲儿、水荷、莕菜,在中国分布广泛,5-10月开花并结果,9-10月果实成熟。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荇菜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茎、叶柔嫩多汁,煮汤柔软滑嫩,也可与蒜蓉炒食,作为下酒菜。
荷梗白玉香,荇菜青丝脆。
腊酒击泥封,罗列总新味。
——《夏日访友》 唐彦谦〔唐代〕
但现在荇菜可能更多的是用来切碎喂猪...
此外,荇菜对藻类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常在人工湿地种植应用。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贰. 葛藤
图片
图片
葛在《诗经》中出现过很多次,比如“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葛覃》写道“葛葛之覃兮,葛蕞累之,萋萋二黄鸟于飞,集于灌木。”描绘了女性劳作画面,青碧如染的葛藤蔓延柏川谷,表达了葛自古来便是农物的特性。
图片
葛
葛是药食同源的宝藏植物,提起葛,大家最熟悉的便是“葛根、葛粉”。因此有“南葛北参”的美称。《本草纲目》很早就有葛药用的记载:“葛,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小儿腹泻,葛根是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解酒毒。”
图片
葛根,药用食用的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葛是豆科葛属的藤本植物,生命力极强,一年可以生长几米甚至几十米,如果缠绕到一些树木上,便会对其进行绞杀,繁茂的叶片遮挡住树木的阳光,最终导致树木死去,所以葛藤是乔灌木的杀手,被称为“绿蟒”。
图片
葛藤的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
葛藤的花
图片来源于:mypaper.pchome.com.tw
除了药用和食用价值,其实葛还有很重要的作用:纺织!
葛藤的茎皮纤维丰富有韧性,早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便开始用葛这种植物的纤维作为纺织原料,这是我们的祖先最早用于纺织的织物纤维之一。
图片
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野生葛织物
在古代供织布和造纸用,如用葛纤维制成的葛衣、葛巾均为平民服饰,葛纸、葛绳应用亦久。
《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史记·太史公自序》:“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唐·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
由此可见,葛衣是指用葛布制成的夏天的衣服。
图片
葛衣
叁. 苍耳
图片
图片
这里的卷耳,就是苍耳了。
苍耳是大家很熟悉的植物了,在山野中漫步时,你总会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衣服上挂着这些“小刺猬”,在二年级的语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里面,也提到了苍耳: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它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图片
实际上这些长满倒钩的“小刺猬”并不是苍耳真正的果实,而是一种叫做果苞的结构,剥开果苞,你会看到里面藏着2枚瘦果,这个才是苍耳的果实。大概下图就是这样!
图片
果苞上面长满了倒钩,很容易附着到动物皮毛或者类的衣服上,这类种子的传播方式也称为“附着传播”,孩童们很喜欢玩投掷苍耳的游戏。
图片
而这种粘在衣服的本领也启发了人们发明了魔术贴!
图片
拥有与苍耳相同倒勾的魔术贴
苍耳的果实你很熟悉,但是苍耳的花你见过吗?
下图就是苍耳的花。苍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是头状花序球形,雌花则隐藏在花苞里面,只伸出两个柱头来用于传粉。
图片
苍耳的花
在古代,苍耳的嫩苗是一种野菜。
《救荒本草》中说:“采嫩苗叶,煠(yè)熟,换水浸去苦味,淘净,油盐调食。其子炒微黄,捣去皮,磨为面,作烧饼,蒸食亦可。”
也就是说,古人常食用苍耳的嫩苗。但是,这么做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苍耳全株有毒,其果实、种子和幼苗的毒性都很大,误食可导致中毒。因此,我们一定不要随便采食野菜。
苍耳具有多种用途:茎皮制成的纤维可制作麻袋、麻绳;种子可榨油制作油漆、硬化油及润滑油等;苍耳子悬浮液可防治蚜虫;其根、茎、叶、花及果实均可入药,具有不同的功效。
肆. 葛藟葡萄
图片
图片
诗中的藟[lěi],是中国野葡萄的一种。《诗经》时代,当时的人可能采摘野葡萄的果实,当作果蔬,也用来酿酒。直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栽培葡萄,葡萄才代替了野葡萄的功用。
图片
葛藟葡萄 图片来源于bhq.papc.cn
葛藟葡萄的果实是球形的,很小,大概在0.8-1cm之间,而且味道很酸,没法直接食用。果实成熟后,会由青绿色变成黑色。
图片
葛藟葡萄 图片来源于bhq.papc.cn
农业上会使用葛藟葡萄作为葡萄的嫁接作物,以此来减少葡萄的病虫害,增加产量。
伍. 杜梨
图片
图片
诗文中的甘棠,是指蔷薇科、梨属的杜梨。
杜梨树春季开始较早,春姑娘刚刚到了不久,随着气温微微上升,杜梨花会开满枝头,满树雪白的花朵,看上去犹如被雪覆盖了一般。
图片
杜梨的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
长陵的杜梨
花朵开败之后,会结出小小的果实,随着时间生长颜色会变为褐色。秋季的时候果实逐渐成熟,但这种个头小小的果实刚采摘下来,是不能吃的,杜梨吃起来味道特别的涩,但是把杜梨放在秸秆堆里,或者是草木灰里闷上几天后,再吃起来涩味全无,吃起来面面的,甜甜的。
图片
杜梨的果实
而诗中所写“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关于杜梨(甘棠)与召伯的典故。
图片
召伯甘棠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传在岐山县西南4公里处的召亭村。召公祠旁生长着一棵茂盛的棠梨树。三月花如白雪,八月果实累累,风景秀丽迷人。
西周大政治家文王庶子召伯,辅成王时,外出巡视于此,在棠树下休息,有人向他讼诉,召公当即进行判断处理。他这种爱民行为深受人们爱戴,过后,人们看到这棵棠梨树就好像看到召伯,把这棵树看成是召伯的象征,纷纷歌咏以示怀念,因而这个村庄就叫做甘棠。
召公死后,人们把甘棠树作为召公勤政爱民,施行德政的美好象征,作诗咏颂,加以纪念。
故《诗经》中提到甘棠树枝叶繁茂,花朵累累,不要去修剪和砍伐它。
陆. 荠菜、萝卜、苦菜
图片
图片
诗文中的菲,今名为萝卜。
荠则为荠菜。
荼指的是苦菜。
萝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主要分布于欧洲大陆、北非、中亚、日本以及中国等地。据史料记载,萝卜的原始种起源于欧、亚温暖海岸的野萝卜。农史学家根据资料推测,中国古人食用萝卜可能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从西周到春秋的五六百年间,中国萝卜栽培地域在黄河流域中下游。
图片
萝卜开花
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大家可以从上图看到,萝卜的花是4瓣,呈十字状分布。
这是十字花科植物的显著特征。
其实你若是细心观察花朵,会发现很多花朵都是这样的特征,有很多我们都很熟悉,甚至是我们常吃的蔬菜。
图片
包括一些野菜野花也都是十字花科,比如荠菜、二月蓝。
图片
十分美丽的二月蓝 仔细看它的花瓣就是4瓣十字分布
十字花科蔬菜最出名的健康益处莫过于“抗癌”了。
我国膳食指南中也指出,多项研究证明:
1.增加蔬菜摄入总量及十字花科蔬菜和绿叶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2.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量增加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3.十字花科蔬菜和葱类蔬菜对预防胃癌有保护作用。
所以大家要多吃蔬菜哟~
图片
荠菜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天草地上、田野里会长出许多荠菜,它们开白色的小花,十分显眼,仔细看它们的花瓣,同样也是4瓣十字分布,没错,荠菜也是十字花科植物。
采点荠菜回去洗干净,就可以做成美味。荠菜是我们常吃常见的野菜,荠菜饺子、荠菜包子……
宋代词人辛弃疾有词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来赞美荠菜,可见荠菜是报春的使者。
图片
苦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苦菜也叫中华小苦荬,也是北方地区普遍生长的一种野菜,在农村几乎无人不识。
图片
在二十四节气的小满中,便有:“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的说法。也就是说春天又到了吃苦菜的季节了,它虽然味道苦,但是在过去却是穷苦人的“救荒菜”,5月吃它正当季。
本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诗经》中还有很多植物,之后还会为大家科普诗经中的那些草木野花,欢迎大家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七星配资-配资炒股流程-股票网上配资平台-短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